首页

北京宠儿s视频

时间:2025-05-26 06:39:16 作者:《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浏览量:38834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进村入户听民声、访民情。

  乡村、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调研的聚焦点。半个多月前考察福建,去了东山县的澳角村;一个多月前考察甘肃,来到兰州市的枣林西社区;4个多月前考察宁夏,走进银川市的长城花园社区。

  乡村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第一线、政策实施最前沿。城乡基层面向千家万户、工作内容千头万绪,但有三件事儿,在总书记心中有特别的分量。

  一看“一老一小”服务保障。

  在四邑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养老服务驿站食堂和卫生室考察调研。

  四邑村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700多人。2024年1月起,村里建起了养老服务驿站,提供医疗、助餐、娱乐、临时托护等服务,广受欢迎。

  农村老年人年龄结构、空巢率等指标较城镇更严峻,在经济收入水平和养老服务费用承受能力等方面也与城镇有差距。半个多月前考察安徽,总书记要求推动养老等服务向农村覆盖。这次四邑村考察调研,重点之一就是农村养老问题,释放的正是进一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鲜明信号。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大多数家庭的重要关切。可以说,解决“一老一小”的民生难题,就抓住了解决家家户户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

  关心老人吃饭问题,习近平同志20多年前主政浙江时就考察过杭州翠苑一区老年食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更是一次次走进社区乡村食堂,询菜价、问运营,叮嘱“一定要可持续”。总书记特别关心老年人就医保障,考察调研总是详细询问“药费贵不贵”“看病方不方便”,仔细了解村里卫生室配置。农村校舍修建、学生体育锻炼场所、孩子放学后有没有人接得住……这些事总书记都念兹在兹。

  二看基层减负成效几何。

  此次在四邑村考察调研,总书记仍旧十分关注基层减负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从印发通知提出一条条硬杠杠、实举措,到启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下,一系列举措硬碰硬、实打实,彰显驰而不息破除顽瘴痼疾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为基层减负成效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这也是总书记同基层干部交流时总谈及减负问题的深意所在。

  “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这是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向总书记汇报的切身感受;

  “之前我们一年要报上百张表,现在只需要报12张表。”这是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工作人员向总书记介绍的减负成效;

  “村里负责的公共服务事项从64项减少到24项,要开的证明少了,对接上级部门的权责更清晰了,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精力走村串户,为群众服务。”这是四邑村驻村第一书记骆晓丽的真切心声。

  这些质朴的表达,正是基层减负效果的鲜明体现,也是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的动力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实干为要。为基层减负,既是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之功,更体现的是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的价值导向。

  三看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挥。

  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重点。总书记曾这样道明背后深意,“一个社区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社区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这次在四邑村,总书记又一次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考察调研。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党的宗旨使命是否鲜明,要看基层党员践行得如何;党的大政方针能否落地,要看基层党组织推进得如何;党群关系是否融洽,要看基层党员群众相处得如何。

  4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邑村所在的咸宁,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总结出的党的政策“十个好”广为流传。如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四邑村唱起村歌《十谢共产党》。从十“好”到十“谢”,是党的政策落地见效的过程,也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见证。

  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独特组织优势才能鲜明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城乡基层这些事儿,“一老一小”关系的是基层民意,为基层减负关系的是基层活力,党建引领关系的是基层组织。桩桩件件,看似是基层小事,却关乎“国之大者”。

  “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建强基层组织、激发基层活力、凝聚基层群众,做好这些,无论是抓稳定还是谋发展,都会有潜力、有后劲、有力量。

  策划:惠小勇、张晓松

  主笔:高蕾、闫睿

  视觉:朱思明、张树志

  新华社国内部、湖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王琴】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西古建筑100问——介休后土庙为何被誉为“中国琉璃艺术建筑博物馆”?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莆田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5个方面12条举措,提升莆田鞋业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功能性产品开发等技术水平,聚焦品牌化、数字化、绿色化、专业化、功能化强核提质,做强莆田鞋业区域品牌,打造“中国鞋都·莆田”产业名片,推进莆田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8年,莆田鞋业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

2024年国庆档票房破11亿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汪锐表示,作为对台交流工作的靓丽名片,妈祖文化园近年来在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今后也将继续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探索创新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让两岸同胞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财政部: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健全管理机制

近日,37岁的黄女士在家做饭时,厨房突然发生煤气爆炸,被严重烧伤的黄女士哭喊着冲出来,强忍剧痛第一时间抱起摔在地上的孩子。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报告》指出,2024上海市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上海市新增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排名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8月31日,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存量数量和存量规模仍超过其他省市位居第一;北京市2024年新增的政府引导基金数量为9支,亦位居全国第一,但上海市2024年新增基金规模超过900亿元,超越北京市位居全国第一。

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

云南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营主体“多活大强”。2023年,全省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创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受到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云南全力兴实体、强制造、抓创新、育集群、促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加强法治云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云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02%,全程网办率达81.97%;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云南全力提升绿水青山的品质、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推动生态高品质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2023年,云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3187亿元,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突破9万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